1、儿童不想上学心理是什么原因
(1)学习成绩跟不上,遭到来至老师、父母和同学的重压、责怪和鄙视。
大家在心理健康咨询中曾收到不少学生的来信,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反映他们的不想上学心理,有一封是如此写的:
很长时间以来,生活令我沮丧不已,写这封信以前,我把我高中三年级前前后后想了想,感觉我整个是个失败者。中考时分数差七分上线,我是用父母的辛苦钱上的高中。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,我就背着这个包袱。为了对得起父母,我拼命的学习,然而,适得其反,我的成绩愈加差。目前离高考考试还有四个月,考试频率非常高。考一次,我就被打击一次,我有时会被老师听似平时的话语羞得无地自容。
就如此,我的心情愈加槽。在学校,我常常孤孤单单一个人,听到别的同学讨论问题,我想问、想说,可是我感觉自已成绩太差,感到没资格和他们在一块。尽管我了解同学之间没贵贱之分,可是我怕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那种眼神。每次当我满怀信心和期望坐在教室里,但最后给我的是失望与羞愧。
(2)与人际关系差有关。因为性格缘由,有的学生人际关系差,常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,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,感到在学校没意思,产生了不想上学心理。
(3)学生没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。有的学生不了解什么是学习,还以为是为爸爸妈妈而学。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念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,他们更是迷茫,感觉读不念书无所谓,如此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,甚至不想上学。
(4)学业负担过重,产生逆反心理。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,老师父母拼命给学生施加重压和学习任务,以致学生完全不可以承受,他们非常反感老师和父母如此无理地对待自已,于是愈加对学习感到厌倦。
2、儿童不想上学心理的辅导
(1)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。可与学生专长结合起来。其实专长与学习并不矛盾,海量事实表明,有专长的学生,他的学习一般也很好,由于它们可以相互影响,因为有专长、感兴趣,他们会常常遭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彰和鼓励,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,从而相得益彰。调查表明,不少不想上学的学生,他们一无专长,二成绩也差,有些只不过一些不好的习惯,如常上游戏厅打游戏。
(2)辅导学生提升学习力。不少不想上学的学生通常都是因为学习跟不上,常常遭到老师的批评,父母的责怪与同学们的轻视。索性破罐子破摔,常常逃学,在外鬼混。因此,老师和父母,特别是父母准时想方法,辅导学生的学习,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,只有学生学习提升了,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,那样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。
(3)尽可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。老师和父母总是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,还嫌不够,父母在家也要孩子开夜车,甚至恐吓学生,考不上大学,你就会完蛋,就别来见我。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,就会不想上学,有些干脆离家出走。因此,老师和父母要尽可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,结合初中生心理特征施教,做到富教于乐,劳逸结合。
(4)辅导学生的人际关系。学生人际关系差,也是学生不想上学的一个缘由。因为学生来自不同文化、经济和函养的家庭,他们的性格特点个性亦有非常大差异,有的学生因为性格孤僻,不善交往,人际关系自然就差。假如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,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,不好的情绪,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。因此,对这类性格存在缺点的同学,要伸出友爱之手,关心他们,帮助他们。
(5)老师和父母应该注意批评的尺度,成功时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。初中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,但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和父母,在批评学生时,就应该注意场所和尺度,以勉励为主,少用批评、责怪为妙。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准时给予一定和表彰,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,这能克服学生的不想上学心理。